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要当盛唐皇帝 > 第131章 口惠而实不至

第131章 口惠而实不至(2/2)

目录
好书推荐: 少爷们!请向我开炮 蒋四小姐 神兵圣手 黑萌小妻太嚣张 农家女的绝色小夫君 勾魂儿 重生之金牌经纪人 斗战圣传 秀色田园之贵女当嫁 邪魔修仙

眼见郑南道出新政,李琅也搬出典籍正面质疑道:

“我曾翻阅过圣人亲制的《大唐六典》,里面规定新附籍者享有赋役减免权,‘凡丁新附于籍帐者,附则课役并征,夏附则免课从役,秋附则课役俱免’,如今已是六月下旬,再过数rì便算是秋季,当属秋附,理当课役俱免才是……纵使是户部尚书陈希烈的新政,但也不能逾越圣人典制。”

李琅三人一齐“发难”,郑南稍稍有点尴尬,其实郑南对陈希烈的新政也有诸多不满,在李琅三人面前并不隐瞒自己的这种反对态度:

“宜寿……不光宜寿,几乎整个关中,河南道等地今年都是雨涝遭灾,租调上缴本就很是困难,再加上各户18岁到21岁的中男也要交纳租调,明显超出了课户课口承受之重。

陛下悯惜下万民,获悉灾情后,本来有意依旧律减免租调,并将‘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延迟为‘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可陈尚书上疏称朝廷三面用兵,军粮和兵丁俱都无力供付,必须施行新政筹粮募兵全文阅读。

户部新政行权宜之策,租调缴纳是硬xìng规定,缺乏变通余地,郑某解官在即,也是无可奈何,若是夺情留任继续主政宜寿,或许能对你们有所拂照……可责令下面给你们分地而暂不入籍。

不过,尽管无奈,但有鉴于你们开垦的是荒地,依据朝廷鼓励垦荒的一贯制令,郑某现在就可以帮上一点忙,会特意嘱咐下面尽量多分一些荒地给你们,租调是定数,田地越多rì子越宽松,只要你们设法渡过今年的难关,相信以后的年份会好上很多。”

“陈希烈的新政杀鸡取卵,朝廷真就无人反对?”李琅再次抛出先前曾问过的问题。

“听闻京兆府司仓参军刘晏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当众抗辩陈尚书的新政,令陈尚书愤而离席;京畿道监察御史颜真卿,左拾遗李华等人亦上疏力驳新政。”

如今既已知“李先生”便是李琅,郑南自然不能像上次那般以‘不得而知’简单敷衍,但他也只敢一些市井有所流传的事儿,背景更深的朝堂角逐却是依旧不想跟李琅谈起。

更何况,更深的利益权斗郑南也不甚清楚,见李琅对陈希烈的新政十分不满,郑南索xìng表明自己的立场,免得双方愈加陷入对立的尴尬,

“以北伐契丹的名义加赋并非德政,郑某认为应该另想办法筹措军粮方为妥当。”

“典载,丰年征收地税置办义仓,义仓储粮以备凶年,如今适逢灾年,按制,应该把义仓的地税填补上去缓解百姓的困窘,这是不是一个老办法?”

李琅在后世看过的历史书上记载,大唐的地税是由前隋的义仓纳粮演变而来,开元十三年,宝皇帝还下诏曰:“元率地税,以置义仓,本防俭年,赈给百姓”。

郑南苦笑道:

“地税现已并入租调。在每丁纳租二石的租调之后,又加上每丁“亩纳二升”的固定地税,同为正税,已无区别,因此早在开元年间,宜寿县义仓就已经形同虚设,不具备防灾能力。”

皇帝所谓的“赈给百姓”,只是口惠而实不至的幌子罢了,目的是奔着国家财政去的,大唐立国至今,税赋只有巧立名目地变相增加,并将苛捐杂税正规化,绝不会减少,

“郑某为官多年,看到籍册上的课户和课口在逐年减少,就拿宜寿县来吧,免课户在总户数中三占其一;不课口比例更高,在总人数中三占其二,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攀升;

也就是,一大半的人不用缴赋纳征,朝廷越来越重的赋役却全部压在那些越来越少的课户和课口身上。

李将军对郑某有义,郑某就不见外地一句掏心窝子的话,田园耕种的rì子将会很困窘,rì后也许还会越来越艰辛,李将军如有他途可觅,最好不要投身田舍。”

跟所有唐人一样,郑南也不认同李琅弃官不做的“傻愣”行为,话里话外暗劝李琅不要种田……李琅人太年轻,又没有家世的扶持,行事难免一时意气,郑南觉得还是应该劝劝李琅别做傻事,想学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也得先看看是否合时宜。

启^蒙~书^看书啦,http:../book/dazhuzai/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目录
新书推荐: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我叔宋太宗 杀了那个妖鬼 世子稳重点 和忍者恋爱吧!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首辅的屠户悍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