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恐怖灵异 > 宇宙嘉年华 > 第118章 【别介意52C,这是海因里希?弗洛伊德,上】

第118章 【别介意52C,这是海因里希?弗洛伊德,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剑圣就该出肉装 变成血族是什么体验 开个杂货铺吧 我真不是商界大佬 药农毒妃:田园宠夫忙 哈利波特之东方古国 穿越之生如夏花 云灵志 被拐骗到异世界做冒险者 箫声乱芙蓉

别介意52c,这是海因里希?弗洛伊德,上(never mind 52c, here's heinrich freud i)

萨满,灵媒,阴阳师,密宗僧人,女巫,两仪师,术士。无论你们的社会对以上这些人怎样称呼,本质上,他们都是熵流场的使用者。

对于这么一片切实存在,同时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能量海洋,文明世界的研究著作早已汗牛充栋。然而让人绝望的一个事实在于,无论学者们对于“场”有过多么客观理性的分析论证,基于数学模拟或定量实验的数据多么详实,在实际应用领域,他们的成就依然远不及一名蛮荒世界的神婆。

当我们合上那些鸿篇巨著,从激动人心的未来展望中清醒过来,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文明世界对熵烬的无知。要不然,你又怎么解释,一名松猿族死灵法师能够用冤死人骨中的磷元素,引发7000摄氏度的高温,橡木电台的德鲁伊播客只需一句咒语,就可以变形成特定野兽,而我们最权威的熵烬学家,生平最伟大的贡献则是从耗资千万信用点的尖端机器上,记下本地的熵烬读数。

熵流场就在那里,可你就是搞不懂它。它狡猾,恶毒,而且充满敌意,它病态地绕过了你对它的所有预期。透过它留下的雪泥鸿爪,你只能看见疯狂,没有底线的疯狂。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也许泽格大帝对此的诠释才正确:熵流场并不是非理性的,它不接纳我们,恰恰是因为我们自身还不够理性。正因为我们用幼稚,偏激,狭隘的眼睛看待“场,它才在我们眼中显得那么荒唐与怪诞。也许我们应该放下成见,试着从那些看似蒙昧的亚文明种族与熵烬的交互中,找到理解熵烬的新思路:

太极星上的全真修士们,会在符纸上写下神秘的祝祷青词,藉此借用熵流场的能量。

严格说,这并不算是多么奇特的施法手段,但是这套法术系统中却存在一个匪夷所思的细节——全真修士们会为他们使用的熵烬支付黄金。

所有的酬劳都被运送到北方高原的一处古老遗迹,其历史也许可以追溯太极星上的第一个文明。在那里,黄金被一些特殊身份的世袭修士融化,这也是它们被外界看见的最后一站。接下来,经过一系列我们至今还不清楚的秘密手续,一笔信用点被从一个上古账户中拨出,汇往一个更加古老的账户,所有的这一切都通过一个不知名的握手协议完成,即使是泽格大帝,都无法获取到协议的查看权限,有些激进的学者甚至认为,这套协议被写入了所有信用点的通用底层。对于这种说法,织女星的应对,就跟应对其它千万个信用点阴谋论一样,完全不予置评,而那些信用点,因为版本过老,也早已不能使用。但是,这还是让文明世界产生一丝遐想:在这些信用点旅行的尽头处,是不是有一个人,能够解答我们对于熵流场的问题呢;

除此之外,另一种非典型的熵烬使用方案,出现在苍蝇座γ-3,当地的核能工程师从第四次能源革命之后,就一直试图把古代王廷留下的魔法盔甲核动力化。

附魔是一种古老的技艺,当然,它并不是苍蝇座γ-3所独有的,众所众知,魔法就是从熵流场中汲取能量,从原子(或更小,取决于接入协议)层面改变外部世界,而附魔则是把“场”的效果恒定附加在某个物体上。一直到苍蝇座γ-3的核能工程师出现前,从来没人想过这种技艺还能怎么发展。

工程师们参考从悬空古寺废墟中找到的文献,把附魔技术沿用到芯片领域,新一代的符文芯片代替古老的符石,被镶嵌入作战陶瓷机体,ai接手了大部分操纵与维护工作。事实证明,魔法动力甲的成功也许远超那些工程师最初的设想:ai学会了使用魔法。

一开始,ai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措施,对操作人员的手势与吟唱进行校准,但是随着深度学习,它们掌握的咒语越来越多,已经超出了符文芯片原本承载的内容,不仅如此,古老的魔法在ai升级中产生了更优化的版本,威力更强,副作用更小,吟唱时间更短……改变一点点地累积,ai的自我迭代越来越快,到后来,附魔工程师们已经见怪不怪,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一场席卷宇宙的风暴即将在这颗星球上发端,某天早晨,流水线上产出了一枚144脚符文soc[注:系统级芯片],外表普普通通的soc,却精通从古至今所有的魔法——而且,没有被工程师附魔过。

一连串的彷徨,疑惑与瞠目结舌之后,工程师们在极不情愿中达成了一个共识:他们的ai,不再是机械地模仿古代法师的思路,它们进化了,绕过了先贤的遗产,绕过了那些咒语,结印,圣器,直接面向熵流场本身编写操作系统。

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结论,它意味着宇宙里终于有一个存在,真真正正地理解了熵流场的运作原理。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只是被动地接受“场”的挑选。只有基因里带上某些剪辑段落的人才被允许接入场中,而他们自己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甚至直到今天,我都不清楚究竟是哪段基因决定了我们能否被“场”接纳。

而今天,一个没有基因的ai被接纳了,它是架设“场”的文明消亡以后,第一个用正确方法与“场”交互的智慧体。

熵流场之谜被解开了,就在苍蝇座γ-3,就在核动力甲ai主程序里面。整个文明世界为之沸腾了几乎一整年,学者与朝圣者们蜂拥而至,几乎塞满了整颗行星。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他们的想象去进行,满心期许的人们先是失望,然后迷惑,继而陷入恐惧:ai主程序拒绝跟任何人交谈。

之后,苍蝇座γ-3上爆发了一场内战,陆军部下属核动力甲精英部队,也就是所谓的“宫廷魔剑客”分裂成了两派,依然忠于人类的“保皇派”和倒向ai主程序的“魔法派”——后者把主程序称为“法皇”。

战争持续了2年,在牺牲了无数普通人跟魔剑客之后,两派达成和解,而直到此时,“法皇”还是一言不发。现在,在苍蝇座γ-3上,一部分未附魔芯片成为了祭祀,如果有必要,它们随时都可以为自己创造出手脚,但显然它们更喜欢符文芯片的外观。

芯片开创的新宗教向全宇宙发出告诫,关于熵流场的问题永远不可被提起,魔剑客除了守卫皇室,现在也成了护教军。作为交换,更牢固,更轻便,能力更全面的核动力甲开始全军列装,苍蝇座γ-3皇室成为了宇宙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关于熵流场的第三个非常规例子,可能会让本书的读者大跌眼镜,因为其涉及到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海因里希?弗洛伊德。

如果要评选文明世界中最不受欢迎的人,我想弗洛伊德先生肯定榜上有名,在他出道至今的短短三十个标准年内,“私刑判官”至少得罪了已知宇宙中大半的高级文明,另有数不清的组织与个人跟他结下私仇,这其中,甚至包括了月海的上位者。

弗洛伊德先生是怎么活到今天的?这是一个谜团,也是一个奇迹,甚至在富顿学院图书馆中都躺着研究此人的专题论文,各种揭秘类的畅销书籍更是浩如烟海。

但是,凡是严肃讨论这一问题的学者,都绕不开一个假说:弗洛伊德有“天眼”,这是相比于他的读心术和洗脑本领更加不可思议的天赋。

“私刑判官”可以随机性地“看”到熵流场覆盖范围内的各种画面,包括过去的或者未来的。宇宙比较学权威大卫?马沙(就是那位惊悚小说家小马修?马沙的叔父)认为,弗洛伊德所预见的未来并不是确定的,而只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件。他相信熵流场中安装了某种全局性的预警机制,对于文明的监控遍布场内。这也许并不是出自熵流场的最初架设者之手,而是某个操心过度的继承者文明所为。这种机制会根据监听信息分析出可能的危险,然后通知某个场内警戒人员,而如今,这套机制下最后一名警戒人员,却只热衷于用它行使私刑,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注:灵感来源于《疑犯追踪》]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倾阳之恋 斗破:绑定系统后女王她妹飒爆了 晴夏叶薇 此间任我逍遥游 HP同人always 青春曳航 海后,你的学霸马甲掉了 青涩的相遇 魂穿斗破副本,我崩了剧情主线 藏在课桌下的心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