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枭途 > 第二百八十章 奇袭(求订阅!)

第二百八十章 奇袭(求订阅!)(2/2)

目录
好书推荐: 血印之门 柔道小子 我在漫威世界当大佬 渡尽劫波金鳞在 三国毒士子 大明镇海王 星际最强制甲师 这个地球怎么了 先天道则 女配自救守则

刘延庆入城抚定官民,验看库藏,同时令杨可世与甄五臣换防,守卫涿州。

杨可世原本只有两千人马,不够守卫涿州的,于是向刘延庆请求增兵。

考虑到杨可世是童贯的心腹爱将不宜得罪,刘延庆便任命杨惟中给杨可世担任副手,并给杨可世增兵两万。

此时,刘延庆统帅的兵马包括赵秉渊所统领的易州兵、郭药师所统领的常胜军和赵诩、张关羽等所统领的燕山乡勇军在内,总共不少于五十万。

每天从早到晚,涿州城外,鼓鼙之声震天动地,自古以来,大宋出师之盛,就没有超过这次的。

前军将领郑健雄率军挺进到卢沟河南岸,几支冷箭突然从北岸射了过来。

郑健雄立即派人回涿州向刘延庆报告,说前军已在卢沟河沿岸与敌交战,但未知对岸虚实,请示是否渡河作战?

卢沟河距离燕京仅有三十里路,可是刘延庆并没下令宋军渡河——他担心萧干在河对岸设伏。

刘延庆命令前军停止前进,沿河修筑工事,就地设防。

郭药师建议刘延庆,率军去将良乡控制在手——良乡是一座重镇,在卢沟河南三十里处,那里是从西南方向进出燕京的必经之处,也是辽军的一个重要防御据点。

刘延庆采纳了郭药师的建议,并亲自率领众将和十万精兵,离开涿州,北上良乡。

良乡距离涿州只有六十里,且一马平川,可就是这么短的路程,刘延庆竟然率军走了整整两天——他要求日行三十里就扎营结寨,埋锅造饭,修筑沟堑堡垒。

总之,刘延庆现在的思想原则就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大军来到良乡后,刘延庆等人发现,良乡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

刘延庆对此感到迷惑不解,进而问郭药师:“郭将军,萧干弃城而去,这是何用意?莫非是在诱敌深入?”

郭药师回答说:“这不足为奇,萧干手中的兵力不足,他撤出良乡,应该是在收缩防线,我猜,他有可能是将兵力集中在卢沟河沿岸,想借河阻击……依我看,我军完全可直接过河,与他决战,然后兵临城下,一鼓作气,拿下燕京。”

刘延庆摇摇头,说:“萧干临河布阵,很明显是在诱我渡河,企图半渡而击,我不能上其当,还是稳当一点好。”

刘延庆率众将领登上良乡城墙。

看到城外东北方向有一座小山,平地突兀而起,而那小山之上还有一座高塔十分醒目,刘延庆问:“那是一座什么塔?”

郭药师回答说:“那座小山叫燎石岗,岗上的那座塔,是一座空心佛塔,也可用作瞭望军情,站在其上,能北望燕京,南眺涿鹿,周围数十里军情,举目在前。”

刘延庆指着那座佛塔说:“那是个军事要地,应派军守卫。”

站在他身旁的刘光世,回答说:“已经有所安排,请都统制放心。”

刘延庆随后又率众将驰马来到卢沟河边视察军情。

此时,正是夕阳西下,卢沟河河面上金光灿烂,鳞波闪闪,而岸边的一排垂柳,倒映于河水中宛如一幅水墨画。

刘延庆用马鞭指着河水说:“多好的景致,简直是垂钓的绝佳之地。”

刘光世说:“是啊,卢沟垂钓,风光无限,只是不知道这河中有没有鱼?”

其他将领都沉默不语。

郭药师心想:“作为都统制和副都统,不与众将领谋划怎样作战,却在此大谈什么卢沟垂钓,实在是不该,再者,大战在即,他们爷俩心中还能有如此闲情雅致,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视察完周围的地形之后,刘延庆很严肃地环视了一下众将,命令道:“现在敌情不明,不能仓促出战,要多开壕沟,多挖堑道,坚壁营垒,以待时机。”

晚上,两名斥候跑回来向郑健雄报告说,河北岸有一大片树林,东西连绵数十里,辽军主力隐藏在林中,枕戈以待。

郑健雄问:“他们大约有多少兵马?”

斥候回答说:“看不太清楚,不过东边还有一个很大的马场,里面养有数千匹战马,根据马匹推断,他们应该不会少于五千人。”

郑健雄决定亲自去一趟良乡,将情况报告给刘延庆。

于是,郑健雄带上十几个亲兵,骑马朝良乡驰去。

郑健雄本是一个文人,后弃笔从戎当上了将军,然后从西北到东南,他长期跟随刘延庆南征北战,战功显赫。

郑健雄走到良乡东北燎石岗附近时,突然发现有一大队骑兵,悄悄绕过燎石岗,直奔良乡而去。

郑健雄判断,这必是前来偷袭的辽军。

郑健雄猜对了,这是萧干亲自率领的一支辽军骑兵,他们企图到良乡南侧去偷袭宋军的粮仓。

郑健雄当机立断派几名亲兵快马去良乡报信,自己则带着其余亲兵朝辽军射击。

辽军遭到攻击,立即调转马头,朝郑健雄冲来。

郑健雄则急忙跑进瞭望塔内,与塔内守兵汇合。

萧干见状,改变计划,集中大队人马向瞭望塔发起猛攻。

郑健雄与塔内守兵最终因寡不敌众,全部殉难。

等到杨可世率援军赶到燎石岗时,辽军已撤出战斗,宋军一直追到卢沟河边也没追上辽军。

杨可世想要过河追击,却遭到刘延庆的严厉训斥。

望着滔滔河水,杨可世既不甘又无可奈何。

前军将士听说郑健雄殉国,都纷纷请战,强烈要求杀过卢沟河,为郑将军报仇。

刘延庆却严令:“任何人都不许擅自过河。”

其实——

刘延庆对郑健雄是有感情的,他对左右说:“健雄跟随我多年,追击西夏,征剿方腊,他处处打先锋,没想到今夜他却命陨燎石岗。我跟健雄感情最好,对他的壮烈殉国,我比谁都心痛。但是,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冷静。要理智,不要冲动。各军要严守阵地,尤其要加强河防,时刻警惕辽军再次偷袭。”

刘延庆的想法是,只要我军在卢沟河畔保持高压态势,辽军坚持不了多久,就会不战自溃,现在是比实力的时刻,也是比心理承受力的时刻,两军对峙,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一连数日,两军隔河相望,相互对峙,谁也不敢前进,谁也不甘心后退。

萧干夜袭燎石岗,也损失了不少兵马,并没赚到多少便宜。

萧干第一次觉得,宋军的战斗力,也不是那么差劲。

所以,萧干也在徘徊犹豫,他一直在计划偷袭宋军粮寨,希望以此逼迫宋军后退,但看到眼前宋军严阵以待的态势,他实在是不敢轻举妄动。

童贯获悉郑健雄在良乡殉国,也很难过。

同时,童贯对刘延庆连续多日在卢沟河南岸与辽军对峙不主动过河作战很不满意。

因此,童贯派人给刘延庆下达了进军檄书:“大军至良乡后连日不进,是何道理?可否寻求出奇制胜之法?我军比敌军多出数十倍,力量对比十分占优势,望大军能勇猛前进,直达燕京城……”

刘延庆接到檄书,立即在良乡召集众将开会商议。

郭药师献策说:“目前,萧干将主力摆在河北岸阻击我们,燕京城内必然空虚,我们可趁此时机,捣虚而入。我建议,选派一支轻骑兵悄悄东去,从固安渡河至安次,然后直插燕京。燕京城内汉民,若获知王师来到,必为内应,如此则燕京可得。”

刘延庆问:“这条路线你可熟悉?”

郭药师说:“如走自家庭院。”

刘延庆有些迟疑:“固安、安次一带,萧干能不设防?”

郭药师回答说:“从涿州东去固安八十里,从固安再往东北行进一百三十多里,方能到达安次,萧干手中兵力有限,他的防线不可能那么长。”

刘延庆又询问众将,众将都认为这是一个出奇制胜的妙计。

于是,刘延庆批准了这个奇袭燕京的计划。

郭药师请求,到时候能让刘光世率军前去燕京接应。

郭药师将这五十多万宋军看了一遍,最后发现,除了被童贯和刘延庆排斥在边缘的几支西军,也就刘光世的部队有些战力。

再加上,刘光世是刘延庆的儿子,这个大功给了刘光世,能讨好统帅刘延庆。

所以,郭药师才想让刘光世去接应。

刘延庆满口答应。

于是——

郭药师率常胜军一千人作为先锋,赵鹤寿、高世宣、杨可世、杨可弼四名将领总共统兵五千作为主力。

宣和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夜,六千人马悄悄出发。

这六千人马,全是清一色的轻骑兵,他们束马衔枚,偃旗裹甲,从良乡向东疾驰而去……

……

……

ps:这是二合一大章,因此,今天就这一章。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目录
新书推荐: 三国:袁神,启动! 我在5:20种小喷菇13:14制霸咒术界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大宋第一侯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你们能不能换个白月光 御史大官人 主角被夺走气运之后[重生]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