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科幻灵异 > 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 > 第470章 学术界的里程碑!

第470章 学术界的里程碑!(1/2)

目录
好书推荐: 漫威:我制作的游戏入侵了现实 我在仙幻模拟万界 左手符!右手剑!小祖宗下山,通通闪开! 不好意思,在下略胜一筹 我带女神在荒岛硬核生存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这个云养系统大有问题 窃位游戏 灵植:我有词条面板 枪火,朋克与死灵大师

第470章 学术界的里程碑!

“果然!在室温的条件之下,这种物质就可以自然实现超导的状态了!虽然我们还没有具体的对这个数值进行测试,但这个超导临界温度,已经要高于我们的上一种超导材料了!”

除了隋枫之外,此时此刻,其他人的脸上,也都是和隋枫一样的兴奋。

此时这间实验室的室温,大概在二十四摄氏度左右,这个室温是人体感觉较为舒适的温度,当然即便温度再稍高一些的话,依然不会影响到这种物质的超导特性。

而接下来,在宁晨的指挥之下,大家缓缓的开始了对这个超导线路的升温工作。

因为现在的温度,距离这种物质理论上的超导临界温度已经比较接近了,因此在进行升温工作的时候,大家都显得非常的谨慎,把升温的速度限制得非常的缓慢。

终于,在这個超导线路的温度达到300.30k的时候,这种物质的完全导电性开始发生了变化。

只见随着这种物质温度的不断升高,它的电阻值终于开始变得明显了起来,虽然这个数值还不算多么大,只有在微小尺度之上才能够观察得到,但这已经超出了超导体的范畴了。

“宁老师,你对这种物质的超导临界温度预测,真的是太准确了!这两者之间,竟然连小数点后面的数字都完全的精准,连一丁点儿的偏差都无法找到!”

面对着这样的结果,隋枫发自内心的表达着自己的激动之情。

在之前有关超导的实验之中,只要物质的理论超导临界温度,与对应的实际值之间的差距在10k之内,这都算是非常精确的结果了。

毕竟这种材料性质的预测非常的困难,在材料真正被合成出来之前,是有很多东西都很难想得到的,因此这两者之间存在一些误差,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可是,在宁晨创立了这种数学模型为核心的研究方法之后,一切都变得完全的不同了。

宁晨就像是一个可以预测未来的人一样,可以把在实验完成之前,就准确的看出它一切的性质,这样的能力,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惊叹了起来。

“这就是这种研究方法的独到之处,我也只不过是恰巧寻找到了这种研究方法罢了。非常高兴我们的研究能够取得初步的成功,我觉得现在我们可以稍稍庆祝一下了。”

宁晨在形容这次实验的成功的时候,特意用上了“初步”这样的形容词,因为在宁晨的眼中,现在的实验的确仅仅进行到了起步的阶段,距离真正的应用,还有不少的工作需要去进行。

但仅仅是合成出了一种超导临界温度更高的室温超导材料这一壮举,就足以令整个世界都为之兴奋了,宁晨自然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让大家感到任何的扫兴。

见宁晨已经表达出了这样的态度,大家也都不再担心什么,总算可以互相庆祝一下,去发泄自己心中的激动情绪了。

“太好了,我们又在人类超导的研究领域上,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以后人类的超导研究,将进入到300k的时代!”

“我们为了这项研究付出了这么多,现在总算是有所收获了!跟着宁老师一起做实验,永远都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先是可控核聚变,现在室温超导,这个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已经证明了它的意义有多么的重大。我觉得未来所有的研究,都可以推广这样的研究方式了!”

大家的庆祝过程并没有持续太久,仅仅几分钟过后,大家便都恢复了比较冷静的状态,准备继续进行接下来的工作了。

宁晨本来希望大家先去休息,不过见大家的工作热情还是非常的强烈,宁晨也只好同意把大家的工作时间继续延长一些了。

“那我们再把这种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测量完毕,接下来就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进行工作吧。”

对于宁晨的这个安排,大家也不会有任何的意见,在得到了宁晨的指令之后,大家便马上继续的测量了起来。

不出大家意料的是,这种材料的其他各项性质,也都与宁晨之前预测的完全一致。

这证明了这种300k室温超导材料,是一种全方位超越290k室温超导材料的新型超导材料,而不仅仅是有一些引人注目的理论数据罢了。

这样具有非常强大的应用价值的物质,才是宁晨更希望达到的一种结果。

…………

完成了这些初步的实验之后,宁晨和其他人都好好休息了一小段时间,没有急于继续接下来的实验。

直到大家的身体状态都恢复得非常良好之后,宁晨才让大家重新回到实验室,继续对这种300k的室温超导材料,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实验。

接下来的实验也进行的较为顺利,除了一些基础的性质之外,这种300k室温超导材料,在各项进阶的性质之中,也表现得与宁晨的理论预测值完全一致,没有出现任何意外的情况。

在对这种300k室温超导材料的测量实验完全结束之后,宁晨先和其他人进行了相关成果的整理工作。

这是宁晨近两年来的一个习惯,每当做出一个研究成果之后,都希望能够将相关的信息尽量的公之于众,因为到了这个阶段,再对这些成果进行保密并没有任何的意义了,蓝星文明的发展,更需要这些先进研究成果的刺激。

不出几天,宁晨等人便整理好了这些研究成果,而宁晨也没有任何的犹豫,在确认了这篇论文的准确性之后,便马上将这篇论文,直接发表在了《学术星空》的网站上面。

“宁老师,这种论文的发表方式真的是太便捷了,不仅可以省去我们学术研究者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起论文也是方便了太多了。更何况在这上面发表论文,与直接进行论文投递的效果是相同的,不会担心因此而让一个研究成果白费。”

徐洲由衷的表达着自己对于这种论文投递方式的赞赏之情,这种论文的发表方式,已经对整个学术界造成了颠覆性的改变。

这也让很多其他的顶级学术期刊,也不得不学会去适应这种新的论文发表方式,他们也建立了自己的学术论文网站,采用了与《学术星空》同样的论文接收政策。

甚至对于公开发表在《学术星空》网站上面的论文,他们也依然会敞开怀抱,只要这些作者愿意的话,他们也会愿意接收这些论文发表在他们的学术期刊上面,不去在乎这是否是这篇论文的首发。

毕竟现在的学术界,早已形成了星辰科技一家独大的局面,其他的学术期刊想要分得学术界市场的一杯羹,必须要在这激烈的竞争之中,展现出他们的优势。

“是啊,这也是我特别庆幸的一个决定,虽然当初很多人都对此感到反对,认为学术论文并不适合以这种‘浮躁’的方式进行发表,不过好在我还是坚持了自己最初的想法。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对于学术界的发展,还是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的。”

就在宁晨和大家一起聊着这件事情的时候,此时此刻已经有很多人得知了这篇论文公开发表的信息,连忙打开了《学术星空》的网站,查看起了这篇论文。

他们之所以能够第一时间便获知这个消息,是因为他们已经提前在《学术星空》网站上面,对宁晨的个人主页进行了特别的关注,一旦宁晨发表了任何动态,他们都会马上收到提示。

这种特别的设置,可以非常方便的让他们最快的了解到宁晨的最新研究成果,站在科研的最前线之上。

很快,这个消息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震动,他们都知道,这项研究成果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宁晨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居然发现了一种超导临界温度在300k的室温超导材料!室温超导的研究领域继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天啊!这才过去了多久,物质超导临界温度的纪录,居然就又提升了10k之多!没想到当超导材料已经实现室温超导之后,超导研究的发展速度居然还会如此之快!”

“宁晨院士真是一位太伟大的科学家了,刚刚率领大家完成了太空电梯项目的建设,马上就贡献了又一个重磅的研究成果。相信我们蓝星人类很快就可以走出太阳系,前往更加广阔的宇宙!”

除了这些停留在表面的议论之外,在一些专家仔细的分析了这篇论文之后,也逐渐得出了一些更加深层次的结论。

而这些结论,才是比那些表面上的事情,所更加令人惊讶不已的。

“当我仔细的阅读这篇论文之后,才意识到了这项研究成果的多么的惊人。这不仅仅只是一种超导临界温度更高的室温超导体而已,而是人类在整个科研史之中,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

“这一次,宁晨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即以数学模型为核心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听起来似乎只是一种稀松平常的研究方法,但其实事情并不是我们看起来的那样。因为他们是完全以数学模型为指导,进行的模型构造,在进行实验之前,甚至没有采用任何其他的研究方法。”

“而除此之外,他们在设计这种新型室温超导体的时候,也考虑到了很多超导临界温度之外的性质。也就是说,他们完全有能力设计出超导临界温度更高的室温超导体,只是为了实际的应用价值,他们还是只把这种物质的超导临界温度,设定在了300k的数值之上……”

这些结论,无疑让很多科学家为之感到震撼,他们与宁晨之间的科研能力的差距,就像是一道宽阔的鸿沟一样,就算再过几十年,恐怕也是无法逾越的。

但宁晨的这个成果,无疑起到了非常不错的引领作用,让更多的人尝试着去通过这样一个方法,做出更加出色的学术研究。

…………

这天晚上,宁晨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开始总结起这些天来的各项研究成果。

对于这种300k新型室温超导材料的研究,虽然目前还没有到达应用的阶段,不过宁晨还是比较满意的。

接下来项目组只要能够继续按照这个研究进度,将研究进行下去,这种300k的室温超导材料,肯定是会比之前的290k室温超导材料,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空间的。

“对了……也是时候查看一下,有关新一代工业革命的研究进度了。”

想到这一点,宁晨马上便打开系统界面,查看起了对应的进度条。

看到了现在的新一代工业革命完成进度,宁晨的眉头不禁跳动了一下,知道自己距离达成这个目标,已经是极其的接近了。

“真想不到,现在这个进度条居然已经走到百分之九十九了。就算我暂时什么都不做,这个任务也肯定会自动的完成的……”宁晨心说道。

现在关于可控核聚变以及室温超导的深入强化研究,都在一直不断的进行着。

就算宁晨全部把这些工作交给其他人去处理,用不了多少时间,剩下的这百分之一的进度,也肯定是可以完成的了。

可是这样的任务完成方式,自然不会是宁晨倾向去做出的选择,只要宁晨还有研究的能力,就一定会把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里的。

想到这,宁晨心里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

“这些天来,我在科幻岛待的时间也够长了。等把这最后的一点儿工作处理完,我就去大型可控核聚变项目的现场,帮助项目组完成后续的工作吧。”宁晨心想道。

这项工作之前一直都是由陆明昊在处理,宁晨则是通过线上的方式,帮助项目组去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并对一些重大的决策做出决定。

“宁老师,这种论文的发表方式真的是太便捷了,不仅可以省去我们学术研究者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起论文也是方便了太多了。更何况在这上面发表论文,与直接进行论文投递的效果是相同的,不会担心因此而让一个研究成果白费。”

徐洲由衷的表达着自己对于这种论文投递方式的赞赏之情,这种论文的发表方式,已经对整个学术界造成了颠覆性的改变。

这也让很多其他的顶级学术期刊,也不得不学会去适应这种新的论文发表方式,他们也建立了自己的学术论文网站,采用了与《学术星空》同样的论文接收政策。

甚至对于公开发表在《学术星空》网站上面的论文,他们也依然会敞开怀抱,只要这些作者愿意的话,他们也会愿意接收这些论文发表在他们的学术期刊上面,不去在乎这是否是这篇论文的首发。

毕竟现在的学术界,早已形成了星辰科技一家独大的局面,其他的学术期刊想要分得学术界市场的一杯羹,必须要在这激烈的竞争之中,展现出他们的优势。

“是啊,这也是我特别庆幸的一个决定,虽然当初很多人都对此感到反对,认为学术论文并不适合以这种‘浮躁’的方式进行发表,不过好在我还是坚持了自己最初的想法。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对于学术界的发展,还是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的。”

就在宁晨和大家一起聊着这件事情的时候,此时此刻已经有很多人得知了这篇论文公开发表的信息,连忙打开了《学术星空》的网站,查看起了这篇论文。

他们之所以能够第一时间便获知这个消息,是因为他们已经提前在《学术星空》网站上面,对宁晨的个人主页进行了特别的关注,一旦宁晨发表了任何动态,他们都会马上收到提示。

这种特别的设置,可以非常方便的让他们最快的了解到宁晨的最新研究成果,站在科研的最前线之上。

很快,这个消息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震动,他们都知道,这项研究成果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宁晨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居然发现了一种超导临界温度在300k的室温超导材料!室温超导的研究领域继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天啊!这才过去了多久,物质超导临界温度的纪录,居然就又提升了10k之多!没想到当超导材料已经实现室温超导之后,超导研究的发展速度居然还会如此之快!”

“宁晨院士真是一位太伟大的科学家了,刚刚率领大家完成了太空电梯项目的建设,马上就贡献了又一个重磅的研究成果。相信我们蓝星人类很快就可以走出太阳系,前往更加广阔的宇宙!”

除了这些停留在表面的议论之外,在一些专家仔细的分析了这篇论文之后,也逐渐得出了一些更加深层次的结论。

而这些结论,才是比那些表面上的事情,所更加令人惊讶不已的。

“当我仔细的阅读这篇论文之后,才意识到了这项研究成果的多么的惊人。这不仅仅只是一种超导临界温度更高的室温超导体而已,而是人类在整个科研史之中,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

“这一次,宁晨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即以数学模型为核心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听起来似乎只是一种稀松平常的研究方法,但其实事情并不是我们看起来的那样。因为他们是完全以数学模型为指导,进行的模型构造,在进行实验之前,甚至没有采用任何其他的研究方法。”

“而除此之外,他们在设计这种新型室温超导体的时候,也考虑到了很多超导临界温度之外的性质。也就是说,他们完全有能力设计出超导临界温度更高的室温超导体,只是为了实际的应用价值,他们还是只把这种物质的超导临界温度,设定在了300k的数值之上……”

这些结论,无疑让很多科学家为之感到震撼,他们与宁晨之间的科研能力的差距,就像是一道宽阔的鸿沟一样,就算再过几十年,恐怕也是无法逾越的。

但宁晨的这个成果,无疑起到了非常不错的引领作用,让更多的人尝试着去通过这样一个方法,做出更加出色的学术研究。

…………

这天晚上,宁晨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开始总结起这些天来的各项研究成果。

对于这种300k新型室温超导材料的研究,虽然目前还没有到达应用的阶段,不过宁晨还是比较满意的。

接下来项目组只要能够继续按照这个研究进度,将研究进行下去,这种300k的室温超导材料,肯定是会比之前的290k室温超导材料,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空间的。

“对了……也是时候查看一下,有关新一代工业革命的研究进度了。”

想到这一点,宁晨马上便打开系统界面,查看起了对应的进度条。

看到了现在的新一代工业革命完成进度,宁晨的眉头不禁跳动了一下,知道自己距离达成这个目标,已经是极其的接近了。

“真想不到,现在这个进度条居然已经走到百分之九十九了。就算我暂时什么都不做,这个任务也肯定会自动的完成的……”宁晨心说道。

现在关于可控核聚变以及室温超导的深入强化研究,都在一直不断的进行着。

就算宁晨全部把这些工作交给其他人去处理,用不了多少时间,剩下的这百分之一的进度,也肯定是可以完成的了。

可是这样的任务完成方式,自然不会是宁晨倾向去做出的选择,只要宁晨还有研究的能力,就一定会把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里的。

想到这,宁晨心里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

“这些天来,我在科幻岛待的时间也够长了。等把这最后的一点儿工作处理完,我就去大型可控核聚变项目的现场,帮助项目组完成后续的工作吧。”宁晨心想道。

这项工作之前一直都是由陆明昊在处理,宁晨则是通过线上的方式,帮助项目组去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并对一些重大的决策做出决定。

“宁老师,这种论文的发表方式真的是太便捷了,不仅可以省去我们学术研究者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起论文也是方便了太多了。更何况在这上面发表论文,与直接进行论文投递的效果是相同的,不会担心因此而让一个研究成果白费。”

徐洲由衷的表达着自己对于这种论文投递方式的赞赏之情,这种论文的发表方式,已经对整个学术界造成了颠覆性的改变。

这也让很多其他的顶级学术期刊,也不得不学会去适应这种新的论文发表方式,他们也建立了自己的学术论文网站,采用了与《学术星空》同样的论文接收政策。

甚至对于公开发表在《学术星空》网站上面的论文,他们也依然会敞开怀抱,只要这些作者愿意的话,他们也会愿意接收这些论文发表在他们的学术期刊上面,不去在乎这是否是这篇论文的首发。

毕竟现在的学术界,早已形成了星辰科技一家独大的局面,其他的学术期刊想要分得学术界市场的一杯羹,必须要在这激烈的竞争之中,展现出他们的优势。

“是啊,这也是我特别庆幸的一个决定,虽然当初很多人都对此感到反对,认为学术论文并不适合以这种‘浮躁’的方式进行发表,不过好在我还是坚持了自己最初的想法。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对于学术界的发展,还是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的。”

就在宁晨和大家一起聊着这件事情的时候,此时此刻已经有很多人得知了这篇论文公开发表的信息,连忙打开了《学术星空》的网站,查看起了这篇论文。

他们之所以能够第一时间便获知这个消息,是因为他们已经提前在《学术星空》网站上面,对宁晨的个人主页进行了特别的关注,一旦宁晨发表了任何动态,他们都会马上收到提示。

这种特别的设置,可以非常方便的让他们最快的了解到宁晨的最新研究成果,站在科研的最前线之上。

很快,这个消息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震动,他们都知道,这项研究成果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宁晨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居然发现了一种超导临界温度在300k的室温超导材料!室温超导的研究领域继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天啊!这才过去了多久,物质超导临界温度的纪录,居然就又提升了10k之多!没想到当超导材料已经实现室温超导之后,超导研究的发展速度居然还会如此之快!”

“宁晨院士真是一位太伟大的科学家了,刚刚率领大家完成了太空电梯项目的建设,马上就贡献了又一个重磅的研究成果。相信我们蓝星人类很快就可以走出太阳系,前往更加广阔的宇宙!”

除了这些停留在表面的议论之外,在一些专家仔细的分析了这篇论文之后,也逐渐得出了一些更加深层次的结论。

而这些结论,才是比那些表面上的事情,所更加令人惊讶不已的。

“当我仔细的阅读这篇论文之后,才意识到了这项研究成果的多么的惊人。这不仅仅只是一种超导临界温度更高的室温超导体而已,而是人类在整个科研史之中,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

“这一次,宁晨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即以数学模型为核心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听起来似乎只是一种稀松平常的研究方法,但其实事情并不是我们看起来的那样。因为他们是完全以数学模型为指导,进行的模型构造,在进行实验之前,甚至没有采用任何其他的研究方法。”

“而除此之外,他们在设计这种新型室温超导体的时候,也考虑到了很多超导临界温度之外的性质。也就是说,他们完全有能力设计出超导临界温度更高的室温超导体,只是为了实际的应用价值,他们还是只把这种物质的超导临界温度,设定在了300k的数值之上……”

这些结论,无疑让很多科学家为之感到震撼,他们与宁晨之间的科研能力的差距,就像是一道宽阔的鸿沟一样,就算再过几十年,恐怕也是无法逾越的。

但宁晨的这个成果,无疑起到了非常不错的引领作用,让更多的人尝试着去通过这样一个方法,做出更加出色的学术研究。

…………

这天晚上,宁晨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开始总结起这些天来的各项研究成果。

对于这种300k新型室温超导材料的研究,虽然目前还没有到达应用的阶段,不过宁晨还是比较满意的。

接下来项目组只要能够继续按照这个研究进度,将研究进行下去,这种300k的室温超导材料,肯定是会比之前的290k室温超导材料,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空间的。

“对了……也是时候查看一下,有关新一代工业革命的研究进度了。”

想到这一点,宁晨马上便打开系统界面,查看起了对应的进度条。

看到了现在的新一代工业革命完成进度,宁晨的眉头不禁跳动了一下,知道自己距离达成这个目标,已经是极其的接近了。

“真想不到,现在这个进度条居然已经走到百分之九十九了。就算我暂时什么都不做,这个任务也肯定会自动的完成的……”宁晨心说道。

现在关于可控核聚变以及室温超导的深入强化研究,都在一直不断的进行着。

就算宁晨全部把这些工作交给其他人去处理,用不了多少时间,剩下的这百分之一的进度,也肯定是可以完成的了。

可是这样的任务完成方式,自然不会是宁晨倾向去做出的选择,只要宁晨还有研究的能力,就一定会把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里的。

想到这,宁晨心里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

“这些天来,我在科幻岛待的时间也够长了。等把这最后的一点儿工作处理完,我就去大型可控核聚变项目的现场,帮助项目组完成后续的工作吧。”宁晨心想道。

这项工作之前一直都是由陆明昊在处理,宁晨则是通过线上的方式,帮助项目组去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并对一些重大的决策做出决定。

“宁老师,这种论文的发表方式真的是太便捷了,不仅可以省去我们学术研究者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起论文也是方便了太多了。更何况在这上面发表论文,与直接进行论文投递的效果是相同的,不会担心因此而让一个研究成果白费。”

徐洲由衷的表达着自己对于这种论文投递方式的赞赏之情,这种论文的发表方式,已经对整个学术界造成了颠覆性的改变。

这也让很多其他的顶级学术期刊,也不得不学会去适应这种新的论文发表方式,他们也建立了自己的学术论文网站,采用了与《学术星空》同样的论文接收政策。

甚至对于公开发表在《学术星空》网站上面的论文,他们也依然会敞开怀抱,只要这些作者愿意的话,他们也会愿意接收这些论文发表在他们的学术期刊上面,不去在乎这是否是这篇论文的首发。

毕竟现在的学术界,早已形成了星辰科技一家独大的局面,其他的学术期刊想要分得学术界市场的一杯羹,必须要在这激烈的竞争之中,展现出他们的优势。

“是啊,这也是我特别庆幸的一个决定,虽然当初很多人都对此感到反对,认为学术论文并不适合以这种‘浮躁’的方式进行发表,不过好在我还是坚持了自己最初的想法。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对于学术界的发展,还是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的。”

就在宁晨和大家一起聊着这件事情的时候,此时此刻已经有很多人得知了这篇论文公开发表的信息,连忙打开了《学术星空》的网站,查看起了这篇论文。

他们之所以能够第一时间便获知这个消息,是因为他们已经提前在《学术星空》网站上面,对宁晨的个人主页进行了特别的关注,一旦宁晨发表了任何动态,他们都会马上收到提示。

这种特别的设置,可以非常方便的让他们最快的了解到宁晨的最新研究成果,站在科研的最前线之上。

很快,这个消息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震动,他们都知道,这项研究成果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宁晨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居然发现了一种超导临界温度在300k的室温超导材料!室温超导的研究领域继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天啊!这才过去了多久,物质超导临界温度的纪录,居然就又提升了10k之多!没想到当超导材料已经实现室温超导之后,超导研究的发展速度居然还会如此之快!”

“宁晨院士真是一位太伟大的科学家了,刚刚率领大家完成了太空电梯项目的建设,马上就贡献了又一个重磅的研究成果。相信我们蓝星人类很快就可以走出太阳系,前往更加广阔的宇宙!”

除了这些停留在表面的议论之外,在一些专家仔细的分析了这篇论文之后,也逐渐得出了一些更加深层次的结论。

而这些结论,才是比那些表面上的事情,所更加令人惊讶不已的。

“当我仔细的阅读这篇论文之后,才意识到了这项研究成果的多么的惊人。这不仅仅只是一种超导临界温度更高的室温超导体而已,而是人类在整个科研史之中,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

“这一次,宁晨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即以数学模型为核心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听起来似乎只是一种稀松平常的研究方法,但其实事情并不是我们看起来的那样。因为他们是完全以数学模型为指导,进行的模型构造,在进行实验之前,甚至没有采用任何其他的研究方法。”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序列大明 天机骰子 旧神法典:我有一个世界 末世:我的关键词比别人多一个- 幻影帝国 全民神祇:领主征战 星猎:永恒阶梯 箱子里的末日围城 背靠九级文明,让我信电子神明? 全民星海时代
返回顶部